网站地图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手机版 农业信息网(www.nongyexin.com)
当前位置:农业信息网 > 中药材大全

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

来源:中药材大全 更新时间 : 2025-02-28 14:33:28

威灵仙别名:铁脚威灵仙、百条根、老虎须、铁扫帚。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:滋阴,养血,止血。用于阴虚潮热,骨蒸盗汗,腰膝酸软,血虚萎黄,崩漏带下。 用法用量:烊化兑服,3~9g。

威灵仙图片

威灵仙英文

RADIX CLEMATIDIS

威灵仙来源

为龟甲经煎煮、浓缩制成的固体胶。

威灵仙产地分布

生于山野、田埂及路旁。分布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主产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山东、四川、广东、福建等地亦产。

威灵仙功效与作用

滋阴,养血,止血。用于阴虚潮热,骨蒸盗汗,腰膝酸软,血虚萎黄,崩漏带下。

威灵仙用法用量

烊化兑服,3~9g。

威灵仙性味

咸、甘,凉。

威灵仙归经

归肝、肾、心经。

威灵仙图片

威灵仙药物形态

攀援性灌木,高4~10米。根多数丛生,细长,外皮黑褐。茎干后黑色,具明显条纹,幼时被白色细柔毛,老时脱落。叶对生,羽状复叶,小叶通常5片,罕为3片,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~7厘米,宽1.5~3.6厘米,先端尖,基部楔形或广楔形,罕有浅心形者,全缘,上面沿叶脉有细毛,下面光滑,主脉3条。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,长12~18厘米;苞片叶状;萼片4,有时5片,花瓣状,长圆状倒卵形,白色,顶端常有小尖头突出,外侧被白色柔毛,内侧光滑无毛;雄蕊多数,不等长,花丝扁平;雌蕊4~6,心皮分离,子房及花柱上密生白色毛。瘦果扁平状卵形,略生细短毛,花柱宿存,延长呈白色羽毛状。花期5~6月。果期6~7月。

威灵仙性状鉴别

为长方形或方形的扁块,深褐色。质硬而脆,断面光亮,对光照视时呈透明状;气微腥,味淡。

威灵仙鉴别方法

本品根的横切面:威灵仙 表皮细胞外壁增厚,棕黑色。皮层宽,均为薄壁细胞,外皮层切向延长;内皮层明显。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束及石细胞,纤维直径18~43μm 。形成层明显。木质部全部木化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

棉团铁线莲 外皮层细胞多径向延长,紧接外皮层的1~2列细胞壁稍增厚。韧皮部外侧无纤维束及石细胞。

东北铁线莲 外皮层细胞径向延长,老根略切向延长。韧皮部外侧偶有纤维及石细胞。

威灵仙栽培技术

1.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以含腐殖质的石灰质土壤最适宜栽培。

2.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根芽繁殖。种子繁殖:种子生有长毛,易被风吹走,故在9月种子成熟期间应注意及时分批采种。4月上、中旬育苗,先浇水,然后把种子撒播于苗床内,上覆薄土,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温度适宜,约10d左右出苗。苗高3cm时可间苗1次,并注意浇水,除草,播后1-1.5月,即可定植。穴栽行株距36cm×30cm,栽后覆土,压紧,浇水。根芽繁殖:移栽后2-3年的植株就可用作根芽繁殖的材料。早春未出枝叶前把根挖出,用刀把芽分开,以行株距各30cm开穴栽植;也可用压条和扦插的方法繁殖。

3.田间管理 当苗高30-45cm时,要搭支架,架高90-120cm,将藤引到架上,以利生长,在支架前追肥1次。

威灵仙炮制方法

取漂泡后的净龟甲,分次水煎,滤过,合并滤液(可加入少许明矾细粉),静置,滤取胶液,用文火浓缩(可加适量的黄酒)至稠膏状,冷凝,切块,阴干。

威灵仙毒性

有报道过量服用威灵仙引起胃出血及中毒致死的患者。

威灵仙贮藏方法

置干燥处。

威灵仙临床应用

①治疗腮腺炎

取鲜威灵仙根洗净、切细、捣烂,每用1斤加米醋半斤,浸于玻璃瓶内,盖紧勿令泄气。3日后取出醋浸液,用棉签蘸涂患处,每2~3小时涂抹1次。治疗32例,除4例效果不明外,均于1~3天内症状消失。

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

将威灵仙根烘干研成细粉,每次取3钱与鸡蛋1个搅匀,用菜油或麻油煎后服用。每天3次,连服3天。忌牛肉,猪肉及酸辣。曾治疗15例,14例治愈。

威灵仙相关论述

①《海上集验方》:"威灵仙,去众风,通十二经脉,疏宣五脏冷脓宿水变病,微利不渴。人服此,四肢轻健,手足温暖,并得清凉。"

②《纲目》:"威灵仙,气温,味微辛咸。辛泄气,咸泄水,故风湿痰饮之病,气壮者服之有捷效,其性大抵疏利,久服恐损真气,气弱者亦不可服之。"

威灵仙药理作用

①对循环系统的作用

狭叶铁线莲(即山蓼)50%浸剂(1毫升/公斤)可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,肾容积缩小,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,其浸剂的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~5倍。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。

威灵仙注意事项

气虚血弱,无风寒湿邪者忌服。

①《海上集验方》:"恶茶及面汤。"

②《本草衍义》:"性快,多服疏人五脏真气。"

③《本草经疏》:"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,血虚有热,表虚有汗,痃疟口渴身热者,并忌用之。"

④《本草汇言》:"凡病血虚生风,或气虚生痰,脾虚不运,气留生湿、生痰、生饮者,咸宜禁之。"

威灵仙备注

(1)用于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及脚气疼痛等症,常与羌活、独活、牛膝、秦艽等配伍同用。用于诸骨鲠喉,可单用威灵仙15g,水煎,或加米醋煎汁,分数次含口中,缓缓吞咽。

威灵仙出处

侯宁极《药谱》

威灵仙药方

①治手足麻痹,时发疼痛;或打扑伤损,痛不可忍,或瘫痪等症:威灵仙(炒)五两,生川乌头,五灵脂各四两。为末,醋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用盐汤下。忌茶。(《普济方》)

②治中风手足不遂,口眼歪斜,筋骨关节诸风,腰膝疼痛,伤寒头痛,鼻流清涕,皮肤风痒,瘰疬,痔疮,大小肠秘,妇人经闭:威灵仙洗焙为末,以好酒和令微湿,入竹筒内,牢塞口,九蒸九曝,如干,添酒重洒之,以白蜜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酒汤下。(《海上集验方》)

③治肾脏风壅,腰膝沉重:威灵仙末。蜜丸,梧子大。温酒服八十丸。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,即是风毒积滞,如未利,再服一百丸,取下,后食粥补之一月,仍常服温补药。(孙兆·放杖丸)

④治腰脚疼痛久不瘥:威灵仙五两。捣细罗为散。每于食前以温洒调下一钱,逐日以微利为度。(《圣惠方》威灵仙散)又方:用威灵仙一斤,洗干净,在好酒中泡七天,取出研为末,加面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用泡药的酒送下。

⑤治脚气入腹,胀闷喘急:威灵仙末,每服二钱,酒下。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。(《简便单方》)

⑥治疟疾:威灵仙,以酒一钟,水一钟,煎至一钟,临发温服。(《本草原始》)

⑦治噎塞膈气:威灵仙一把,醋、蜜各半碗,煎五分服,吐出宿痰。(《唐瑶经验方》)

⑧治停痰宿饮,喘咳呕逆,全不入食:威灵仙(焙)、半夏(姜汁浸焙)。为末,用皂角水熬膏,丸绿豆大。每服七丸至十丸,姜汤下,一日三服,一月为验。忌茶、面。(《纲目》)

⑨治痞积:威灵仙、楮桃儿各一两。上为细末。每服三钱重,用温洒调下。(《普济方》化铁散)

⑩治癖积:威灵仙为末。炼蜜丸,如弹子大,红绢袋盛一丸,同精猪肉四两煮烂。去药吃肉,以知为度。(《幼科指掌》威灵仙丸)

⑾治大肠冷积:威灵仙末。蜜丸,梧子大。一更时,生姜汤下十丸至二十丸。(《经验良方》)

⑿治男妇气痛,不拘久近:威灵仙五两,生韭根二钱半,乌药五分,好酒一盏,鸡子一个。灰火煨一宿,五更视鸡子壳软为度。去渣温服,以干物压之,侧睡,向块边;渣再煎,次日服,觉刺痛,是其验也。(《摘元方》)

⒀治肠风病甚不瘥:咸灵仙(去土)、鸡冠花各二两。上二味,锉劈,以米醋二升煮干,更炒过,捣为末,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,炙干,再为细末。每服二钱匕,空心,陈米饮调下,午复更一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灵仙散)

⒁治痔疮肿痛:威灵仙三两。水一斗,煎汤,先熏后洗,冷再温之。(《外科精义》)

⒂治便毒:威灵仙、贝母、知母各-两。为末。每服三钱,空心酒调下,如不散再服。(《痈疽神秘验方》威灵仙散)

⒃治破伤风病:威灵仙半两,独头蒜一个,香油一钱。同捣烂,热酒冲服,汗出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
⒄治鸡鹅骨鲠:赤茎威灵仙五钱。井华水煎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⒅治渚骨鲠咽。威灵仙一两二钱,砂仁一两,沙糖-盏。水二钟,煎一钟,温服。(《纲目》)

⒆治牙痛:威灵仙、毛茛各等量。制法:鲜药洗净,捣烂取汁,1000毫升药汁加75%酒精10毫升,用以防腐。用法:用棉签沾药水擦痛牙处。注意不可多擦,以免起泡。(《全展选编·五官科》)

威灵仙治疗疾病

  • 白喉
  • 扁桃体炎
  • 肠风
  • 跌打内伤
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: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本站将核实后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

蜀ICP备2024059435号
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或用户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农业信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!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