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手机版 农业信息网(www.nongyexin.com)
当前位置:农业信息网 > 中药材大全

甘遂的功效与作用

来源:中药材大全 更新时间 : 2025-02-28 14:33:23

甘遂别名:主田、重泽、甘藁、陵藁、甘泽、苦泽、白泽、鬼丑。甘遂的功效与作用:泻水饮,破积聚。通二便。治水肿胀满,留饮,结胸,痢痫,噎膈,症瘕积聚,二便不通。①《本经》:主大腹疝瘕,腹满,面目浮肿,留饮宿食,破症坚积聚,利水谷道。②《别录》:下五水,散膀胱留热,皮中痞,热气肿满。③《药性论》:能泻十二种水疾,治心腹坚 用法用量:内肠煎汤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甘遂图片

甘遂英文

Gansui Root,Root of Gansui

甘遂来源

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。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苗枯萎后采挖根部,除去泥土、外皮,以硫黄熏后晒干。

甘遂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多生于草坡、农田地埂、路旁等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

甘遂功效与作用

泻水饮,破积聚。通二便。治水肿胀满,留饮,结胸,痢痫,噎膈,症瘕积聚,二便不通。

①《本经》:主大腹疝瘕,腹满,面目浮肿,留饮宿食,破症坚积聚,利水谷道。

②《别录》:下五水,散膀胱留热,皮中痞,热气肿满。

③《药性论》:能泻十二种水疾,治心腹坚满,下水,去痰水,主皮肤浮肿。

④《纲目》:泻肾经及隧道水湿,脚气,阴囊肿坠,痰迷癫痫,噎膈痞塞。

甘遂用法用量

内肠煎汤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甘遂性味

味苦、性寒、有毒

甘遂归经

脾;肺;肾;膀胱;大肠;小肠经

甘遂药物形态

甘遂,又名:猫儿眼。

多年生肉质草本,高25~40匣米,全草含乳汁。根细长而微弯曲,部分呈连珠状或棒状,亦有呈长椭圆形者,外皮棕褐色。茎直立,淡紫红色。单叶互生,狭技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~5厘米,宽6~10毫米,先端钝,基部阔楔形,全缘;无柄或具短柄。杯状聚伞花序成聚伞状排列,通常5~9枝簇生于茎端,基部轮生叶状苞片多枚;有时从茎上部叶腋抽生1花枝,每枝顶端再生出1~2回聚伞式3分枝;苞叶对生;萼状总苞先端4裂,腺体4枚:花单性,无花被;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生于同一总苞中;雄花仅有雄蕊1;雌花位于花序中央,雌蕊1,子房三角卵形,3室,花柱3,柱头2裂。蒴果圆形。种子卵形,棕色。花期6~9月。

甘遂性状鉴别

本品呈椭圆形、长圆柱形或连珠形,长1~5cm,直径0。5~2。5cm。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,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粉性,白色,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;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。气微,味微甘而辣。

甘遂鉴别方法

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10ml,冷浸24h,滤过。取滤液2ml,置蒸发皿中,在水浴上蒸干,加醋酐1ml溶解,浆溶液置试管中,沿管壁加浓硫酸1ml,两液界面出现紫红色(检查甾醇)

甘遂栽培技术

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气候,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上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。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上栽培为宜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、分根繁殖。种子繁殖:7月中、下旬播种,播前种子用冷水浸泡2-3d,拌以草木灰,穴播,按行株距25cm×15cm开穴,播种。条播,按行距20cm开沟,将种子均匀播人沟内,覆土、浇水。分很繁殖:3月前或秋季枯苗后结合收获,将大者入药,细小者作种用,根部一定要带有根茎的才能成活。按行株距25cm×15cm开穴栽种。栽种时要将茎露出土面,覆土后浇水。

田间管理 每年松土除草2-3次,松土时要注意切勿损伤根部;遇雨季要排除积水,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。追肥2-3次,前期施人粪尿,后期施过磷酸钙。待苗枯萎后施厩肥或堆肥。开花时摘除花蕾。

甘遂炮制方法

甘遂:拣去杂质,用水漂净,捞出,晒干。醋甘遂:取净甘遂,用醋拌匀,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,取出晾干(每甘遂100斤,用醋30~50斤)。煮甘遂:取净甘遂与豆腐同放铜锅内,加水煮透,取出,除去豆腐,晒至八成干,切碎晒干(每甘遂100斤,用豆腐50斤)。煨甘遂:取净甘遂置锅内,加入麦麸同炒至焦黄色,取出,筛去麸皮(每甘遂100斤,用麦麸30~40斤)。

甘遂毒性

1.甘遂峻泻,有毒。可引起呕吐、腹痛,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等毒副反应。按10mg/kg剂量连续给小鼠静脉注射一周后,尸检发现心、肝、肾有一定中毒性的组织学改变。对注射甘遂浸出物后的家兔进行病理检查,发现横纹肌明显肿胀,间质明显水肿。家兔耳静脉注射0.6ml(含生药30mg)和1ml(含生药50mg),注射第2、3天,家兔活动、进食量较差,3天恢复,观察1月均无死亡,动物心、肝、肾等未见病理学改变。

甘遂贮藏方法

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
甘遂临床应用

治疗小便不通:甘遂1两,研为细末,装瓶备用。用时以甘遂末3钱,面粉适量,麝香少许(亦可用冰片代)。加温开水调成糊状,外敷中极穴处(脐下4寸),方圆约2寸,一般30分钟即见小便通利,无效时可继续使用或加热敷。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的小便不通患者8例,外敷1次即排尿的5例,外敷2次排尿的2例,外敷2次再加热敷而排尿的1例。

甘遂相关论述

1.《本草衍义》:甘遂,今惟用连珠者,然《经》中不言。此药专于行水,攻决为用,入药须斟酌。

2.《珍珠囊》:水结胸中,非此(甘遂)不能除。

甘遂药理作用

1.泻下作用:甘遂能刺激肠管,增加肠蠕动,产生泻下作用。生甘遂乙醇浸膏对小鼠有较强的泻下作用,毒性亦较大,经醋炙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有减低,小鼠口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10-50g生药/kg,约半数动物呈明显的泻下作用,生甘遂作用较强,毒性也较大,58只小鼠服药后有11只死亡,炙甘遂则无死亡。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粉剂的混悬液6-9g/kg,亦有泻下作用,但无死亡。提取乙醇浸膏后的残渣或甘遂的煎剂则无泻下作用,因此泻下的有效成分存在于酒精浸膏内,可能是一种树脂。

2.利尿作用:对人体有利尿作用。对大鼠无利尿作用。亦有报道健康人口服甘遂煎剂亦无明显利尿。

甘遂注意事项

气虚、阴伤、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。

甘遂备注

(1)用于胸水腹水、面浮水肿等症,常配合牵牛子、大戟、芫花等药同用。用于痰迷癫痫,可配朱砂应用。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,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,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。

甘遂出处

《本经》

甘遂药方

十枣汤《伤寒论》:主治悬饮。大陷胸汤《伤寒论》:证治结胸证。甘遂半夏饮《金匮要略》。甘遂半夏汤《金匮要略》:治主妇人水血俱结血室。甘遂丸《太平圣惠方》:攻逐水湿。

甘遂治疗疾病

  • 喘咳
  • 癫痫
  • 二便不利
  • 二便不通
甘遂的功效与作用: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本站将核实后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

蜀ICP备2024059435号
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转载网络或用户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农业信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!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