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泸州袁尚春瞄准商机加工苕粉好致富
来源:致富项目 更新时间 : 2019-01-18 00:00:00
一个普通的红苕,经过加工后变身红苕粉条,身价涨了几倍,让种了一辈子红苕的农民真正尝到了红苕的甜头。1月14日,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的苕粉生产基地,看到数十位村民忙得不亦乐乎。带领普潮村农民念活“红苕经”的,是该村32岁的村主任袁尚春。
寻找更多商机 2017年10月,普潮村集体资产公司与村民签约种植的1100亩优质红苕获得丰收,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以上。由于红苕出粉率高达30%以上,1亩地红苕就可出产淀粉800公斤,可制作手工干粉条85公斤。当年普潮村集体资产公司1100亩红苕生产制作的90多吨手工苕粉,就带来了220多万元的收入,除去红苕和生产成本,实际获利近100万元。尤其是当地村民,靠着种红苕,每亩获得了2000余元的收入,在村集体公司加工苕粉,每天还另有100元收入。 初尝甜头后,2018年普潮村的红苕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。进入去年11月后,每天天不亮,普潮村集体公司的苕粉生产基地就热闹起来,过滤苕浆、揉粉、晾晒,天气好时,一天能做3吨左右的成品红苕粉,这种晶亮透明、久煮不烂的手工苕粉每公斤卖价都在10—12元之间。 “手工苕粉目前虽然在市场上还不愁销,但会做苕粉的人也不少,缺少特色,缺少竞争力。”袁尚春认为,村集体公司要壮大,农民要靠红苕增收,还应该延伸红苕粉产业链,寻找更多的商机。 于是,去年10月,普潮村集体资产公司与市外一方便红苕粉丝生产公司合作,将沉淀后的红苕水粉通过机器压制、剪切、烘干,变成方便面状的红苕粉饼,配上作料包,装进方便桶塑封后,就做成了用开水冲泡即食的方便红苕粉丝。由于食材生态,味道鲜美,目前通过线上和线下投放市场后,虽然价格卖到5元/盒,但每天500盒的产量有时还不够卖。 “今年村集体资产公司还将扩大生产线,同时进一步开拓网络销售渠道,让手工苕粉和方便红苕粉丝能够搭上电商快车,从山乡走向更远的大都市。”面对红火的手工苕粉和红苕粉饼市场,袁尚春又有了新打算。

寻找更多商机 2017年10月,普潮村集体资产公司与村民签约种植的1100亩优质红苕获得丰收,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以上。由于红苕出粉率高达30%以上,1亩地红苕就可出产淀粉800公斤,可制作手工干粉条85公斤。当年普潮村集体资产公司1100亩红苕生产制作的90多吨手工苕粉,就带来了220多万元的收入,除去红苕和生产成本,实际获利近100万元。尤其是当地村民,靠着种红苕,每亩获得了2000余元的收入,在村集体公司加工苕粉,每天还另有100元收入。 初尝甜头后,2018年普潮村的红苕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。进入去年11月后,每天天不亮,普潮村集体公司的苕粉生产基地就热闹起来,过滤苕浆、揉粉、晾晒,天气好时,一天能做3吨左右的成品红苕粉,这种晶亮透明、久煮不烂的手工苕粉每公斤卖价都在10—12元之间。 “手工苕粉目前虽然在市场上还不愁销,但会做苕粉的人也不少,缺少特色,缺少竞争力。”袁尚春认为,村集体公司要壮大,农民要靠红苕增收,还应该延伸红苕粉产业链,寻找更多的商机。 于是,去年10月,普潮村集体资产公司与市外一方便红苕粉丝生产公司合作,将沉淀后的红苕水粉通过机器压制、剪切、烘干,变成方便面状的红苕粉饼,配上作料包,装进方便桶塑封后,就做成了用开水冲泡即食的方便红苕粉丝。由于食材生态,味道鲜美,目前通过线上和线下投放市场后,虽然价格卖到5元/盒,但每天500盒的产量有时还不够卖。 “今年村集体资产公司还将扩大生产线,同时进一步开拓网络销售渠道,让手工苕粉和方便红苕粉丝能够搭上电商快车,从山乡走向更远的大都市。”面对红火的手工苕粉和红苕粉饼市场,袁尚春又有了新打算。
四川泸州袁尚春瞄准商机加工苕粉好致富:如果对您有帮助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本站将核实后及时删除相关内容。
最新文章
